26
2024-04
作者: ACE
在载人航天事业发展的20多年历程中,航空工业伴随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扬帆起航、逐梦九天,为中国航天事业的进步贡献了自己的力量。载人航天工程是当今世界高科技能力和水平的重要载体,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标志。航空工业则被誉为“现代工业之花”,是大国强国发展高端制造业的重要领域和重要抓手。我国航空、航天工业的发展进步,有力带动着先进材料、零部件、元器件、制造装备等众多产业的协同共进。
今天,我们从航空、航天产业领域出发,挖掘产业政策、动态资讯,从第一视角带您领略航空、航天产业作为高端装备制造业竞争战略制高点的新兴格局。不断放大区域板块资源优势,以更精准的产业方向、更优质的载体供给,让企业家了解临空经济新发展、国家战略新机遇的重要性,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

1.1 《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发布,培育低空经济新增长极
3月2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科学技术部、财政部、中国民用航空局四部门联合发布《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从增强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竞争力、深化重点领域示范应用、推动基础支撑体系建设、构建高效融合产业生态五个方面,布局了20项重点任务。(证券日报网)



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的火,从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到地方两会,再到全国两会,一直延续着,凸显了以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为代表的一批战略新兴产业在打造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各地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地发展新质生产力。
坚持“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是广州市推动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不断迈出新步伐的有力抓手。广州空港经济区,作为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未来将建设成为世界枢纽港、国际航空城。将充分发挥广州临空经济示范区、广州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广州白云机场综合保税区等重大平台优势,聚焦临空制造主阵地,全力提升国际航空枢纽能级,进一步做大临空经济体量。
第一工园顺应全球产业发展趋势,依托区域重点产业方向,以及第一工园自身培育和协同的产业资源,坚持招引上市龙头企业、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及孵化前沿科技初创企业、产业链相关配套企业,重点发展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并充分发挥先进产业支撑引领作用,培育发展新能源、新材料、半导体、现代物流、航空装备等未来科技产业,构建“3+X”产业新格局。
广州空港经济区蕴盛航空产业基地
“广州空港经济区蕴盛航空产业基地”项目将由吴中高科与太仓蕴盛涡轮技术有限公司在广州空港经济区内合作建设,项目总用地约500亩,拟投资总金额约60亿元,其中一期约100亩。项目规划主要包括三个区块,一是燃气轮机试验及装配制造基地;二是航发APU维修及整机车产化研发制造基地;三是航空装备精密制造产业基地。“广州空港经济区蕴盛航空产业基地”项目将作为吴中高科在广州开发的首个项目,践行第一工园“为企筑家、辅城立业”的品牌使命,打造航空制造产业集群,全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项目鸟瞰效果示意图(仅供参考)